<nobr id="jxrjp"><thead id="jxrjp"></thead></nobr>

          <b id="jxrjp"></b>

          <menuitem id="jxrjp"></menuitem>
              為什么說知識分子既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又是統戰對象?
              http://www.obstaclesandglories.com/  (2023-01-11 12:35:44)  來源:

              黨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又是統戰對象這個問題,是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基礎理論問題,也是新時期以來爭論不休的熱點問題。1979年和1981年中央召開的第十四、十五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明確黨外知識分子屬于統戰對象。1982年年底《光明日報》頭版刊登了一篇編后語,認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依靠對象,不屬于統戰對象。由此,引發了“知識分子是不是統戰對象”的激烈爭論。中央統戰部在研究基礎上形成了《中央統戰部對<光明日報>所載編后語的意見》,指出《光明日報》編后語所提觀點是不正確的,對黨外知識分子為何既是工人階級一部分,同時又是統戰工作對象做了闡述。當時分管統戰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同志批示:“統戰部提出的意見是對的。”但在此后的幾十年中,這個問題仍經常以不同的方式被提起,黨內、理論界和社會上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2000年,在起草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文件時,這個問題又被提了出來,李瑞環同志指示統戰部門要做出進一步闡釋。研究認為,黨外知識分子既是工人階級的部分,又是統戰對象,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們黨在相當長歷史時期都將黨外知識分子既作為工人階級一部分,又作為統戰工作對象。所謂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問題,實質上是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知識分子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而是由腦力勞動者構成的社會階層,判斷其階級屬性的基本標準應該是知識分子的經濟地位和經濟生活的主要來源。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不占有生產資料,是受雇于資本家的雇傭勞動者,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體工人”的部分,即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就注意用這個標準判別我國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并逐步做出了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屬于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判斷。早在1933年,瑞金中央政府在《關于土地斗爭中的一些問題的決定》中就指出,知識分子“從事非剝削別人的工作…,是一種使用腦力的勞動者”。1956年,周恩來同志在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代表黨中央鄭重宣布,我國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后,我們黨將政治思想、特別是世界觀作為判別知識分子階級屬性的標準,給他們戴上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之后雖然也曾給知識分子“脫帽加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分子再次被劃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恢復了主要用經濟標準來判別知識分子階級屬性的正確方法,重申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1978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宣布,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自己的知識分子,因此可以說,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關于我們黨將黨外知識分子作為統戰工作對象的情況,正如周恩來同志1962年指出:“不論是在解放前還是在解放后,我們歷來都把知識分子放在革命聯盟內。”1939年,毛澤東同志為中央起草的《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中指出:“共產黨必須善于吸收知識分子,才能組織偉大的抗戰力量,……發展革命的文化運動和發展革命的統一戰線。”1956年1月14日,周恩來同志在《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中指出:“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事業中所形成的聯盟,將隨著我們的工作的發展,而一天比一天更鞏固、更強大。”1982年,《第十五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紀要》指出新時期統戰工作對象包括非黨知識分子干部。1985年,經中共中央批準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的《中共中央統戰部關于全國統戰理論工作會議的情況報告》指出:“非黨知識分子干部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依靠力量,在一定意義上又是統一戰線工作的對象。”1992年,《中共中央統戰部九十年代統一戰線部門工作綱要》指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工戰。”“統戰部門要重點做好有代表性的黨外知識分子工作。”2000年下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決定》,指出統戰工作范圍已擴展到12個方面,其中包括黨外知識分子。通過回顧歷史不難看出,我們黨在直至今日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將黨外知識分子既作為工人階級一部分,又作為統戰工作對象。

                第二,不能簡單地將統戰工作對象等同于“改造對象”。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特定歷史時期對特定統戰工作對象,曾有“改造對象”的含義。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們黨對屬于一些非勞動者的統戰對象也實行了改造的政策,這種改造的目的是使之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主義勞動者,或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因而“改造對象”在當時是有積極的肯定意義的。但是由于“反右”斗爭擴大化,“改造對象”成為了“斗爭對象”,到“文化大革命”時期更成了“專政對象”。所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統戰對象”就成了“改造對象”,甚至“斗爭對象”和“專改對象”的代名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在統一戰線各個領域都實行了撥亂反正,充分肯定了絕大部分知識分子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因而統戰對象也不再具有“改造對象”“斗爭對象”“專政對象”的含義,而是我們黨聯合的對象、照顧的對象、團結的對象。

                第三,工人階級內部也有統一戰線。工人階級內部也是存在不同階層、群體的,也還有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甚至不同黨派的區別,這是工人階級內部存在統一戰線的客觀基礎。工人階級內部統一戰線,既包括國際工人階級統一戰線,又包括一國工人階級內部的統一戰線。建立發展工人階級內部統一戰線,是馬列主義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并親自領導組建了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實際上就是一個工人階級內部各種政治派別的統一戰線組織。我們黨也始終重視工人階級內部統一戰線問題。1926年,中央就在一份通告中指出:“聯合戰線不但要行之各階級間,并且要行之工人階級本身。”“切實講求整個工人階級聯合戰線,即不分黨派、不分職業、不分宗教工人群眾聯合戰線之必要。”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進一步指出,“我們黨在工人運動中的基本方針,是與各抗日黨派、各抗日團體的工人運動進行統一戰線”。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工會有沒有統一戰線性質存在爭論。1950年,周恩來同志明確表示工會具有統一戰線性質。1979年,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勞動者之間也有統一戰線。”這個論斷本身就包含著工人階級內部也有統一戰線的思想。1985年,經中央書記處審閱同意的《中央統戰部關于全國統戰理論工作會議的情況報告》中,明確了統一戰線的根本問題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團結統一和同盟軍的問題”??梢?,新時期工人階級內部仍然存在統一戰線。

                 第四,知識分子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階層。統一戰線工作是一種特殊的群眾工作。這意味著工人階級內部的統戰工作對象,既具有同其他工人共同的方面,又具有特殊的方面。黨外知識分子之所以成為統戰工作對象,也在于其特殊性。一是知識分子只有特殊的作用,需要我們黨予以特別關注。知識分子黨外知識分子統工作在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進入新世紀以后,隨著知識經濟的加速發展,知識分子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知識分子具有特殊的利益,需要我們黨予以特別照顧。新時期以來,我們黨一貫實行“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關心照顧”的政策,2003年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又提出了“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都是照顧知識分子特殊利益的重要體現。三是知識分子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需要我們黨予以特別重視。我國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民族感、事業心,思想十分活躍,喜歡獨立思考,敢于提不同意見。這就要求我們黨要注重暢通渠道,及時聽取知識分子的意見,包括各種尖銳的意見,以利于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不斷改進工作。同時還要關心知識分子的政治思想進步,加照教育引導,使他們自覺抵御西方議會制、多黨制等影響,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上一條:知聯會的性質是什么?
              下一條:
              黄片1区2区一10区|2008天天干天天操|欧美午夜精品三级|欧美成一级a不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