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是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和一定文化條件下產生的,是一個歷史的、文化的范疇。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知識分子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知識分子”一詞來自西方。在近代西方語境中,知識分子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受過專門訓練,掌握專門知識;第二,以知識為謀生手段,以腦力勞動為職業,形成一個與社會中其他階級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現存體制的、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第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常常以批判現實的方式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做出努力。在我國古代,與近代西方“知識分子”含義相近的概念是“士”,即通常所說的“讀書人”。我們今天使用的“知識分子”一詞的含義早已遠遠超出中國古代的“士”,與西方的用法也不完全相同。在我國,知識分子通常是指在同時代社會勞動者中具有較高程度文化專業知識,并以創造、積累、運用、傳播文化專業知識為專門職業的腦力勞動者。我國現階段確定知識分子的標準:具有中專以上的文化水平,從事科研、教育、文化傳播、技術應用、企業管理等專業技術工作的腦力勞動者。
黨外知識分子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黨外知識分子,是指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知識分子,其中包括參加各民主黨派的知識分子和沒有參加任何黨派的無黨派知識分子。狹義的黨外知識分子,是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的無黨無派的知分子。在現階段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實踐中,黨外知識分子通常界定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在所在領域和所聯系群眾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無黨無派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