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jxrjp"><thead id="jxrjp"></thead></nobr>

          <b id="jxrjp"></b>

          <menuitem id="jxrjp"></menuitem>
              您的位置:四川統一戰線 > 統戰人物周刊 > 正文

              鞠家珍,女,196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筠連縣人民醫院副主任護師,助理全科醫師。作為宜賓市第五批援雅工作隊隊員,掛職甘孜州雅江縣中藏醫院副院長。

              在雅礱江畔,她克服高原缺氧、人地生疏等困難,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為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被表彰為四川省2019年度對口幫扶先進個人。在雪域高原,她敢于擔當,強化醫院管理、優化醫療服務,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好門巴”(門巴,藏語,醫生的意思)

              無悔進藏的“急先鋒”

              剛到藏區的鞠家珍立即主動與工作人員一起走村入戶為精準扶貧人口體檢,盡管下鄉的路蜿蜒崎嶇,她仍然保持著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我很享受在藏區的生活,我把病人當做父母或兄弟姐妹,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年過50的援藏干部鞠家珍總是能給身邊的人帶來正能量。

              兩年的援藏歷程,鞠家珍為藏區人民做了很多實事。從患者的誤解與質疑,到如今的感激與不舍。

              緩解癌痛的“踐行者”

              熟悉工作后,鞠家珍發現雅江僅有縣人民醫院有杜冷丁能夠偶爾用于癌痛控制,但杜冷丁是需要注射的短效制劑,具有成癮性且鎮痛效能差,不適宜慢性的癌痛病人。在援藏工作隊領導和中藏醫院院長的大力支持下,鞠院長帶領團隊開始了她的藏區癌痛示范點創建活動。

              鞠家珍帶領著團隊克服種種困難,他們不斷提高群眾關于癌痛的知曉率,宣傳“癌痛可控制,嗎啡幫助您”的科學理念。

              兩年多來,中藏醫院已經收治了40多位癌痛病人,幫助他們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要知道,在鞠家珍援藏之前,這個數據可是0呀!

              癌痛病人的“好門巴”

              2018年12月,19歲的呷讓扎西成為了鞠家珍團隊的第一個癌痛病人。此前,患骨肉瘤遠處轉移伴重度疼痛的扎西疼不欲生。

              呷讓扎西的父親曾難過的說:“門巴,如果你們有辦法,請幫助我的娃娃回家過最后一個春節吧”。當時醫院沒藥,鞠家珍帶上扎西的病歷資料到宜賓找賈鈺銘主任,由于呷讓扎西家庭經濟困難,中藏醫院決定義務扶貧。

              “癌痛規范化治療已經延長了呷讓扎西一年半的生命,更可貴的是扎西心態的改變非常大。”鞠家珍見證了呷讓扎西從憤怒、厭世到享受生活、理解父母、感恩醫生的巨大轉變,她的感觸很大。

              在醫院里,醫護人員還為呷讓扎西舉辦了一場生日會。“我原來做夢都想沒有疼痛,現在辦到了,平生第一次吃生日蛋糕,吹生日蠟燭,謝謝好門巴鞠院長,我特別開心!”在生日會上,呷讓扎西動情的說道。

              主動作為的“開拓者”

              鞠家珍積極推行繼教培訓,兩年來,組織開展州級繼教活動18場,院內培訓12場,村醫培訓4場,親自授課達20 場,培訓人員達1746人次。開劈了雅江州級繼教的歷程,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由于醫院的檢驗水平較低,設備缺乏,技術人員緊缺,完全不能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介于此,鞠家珍極力牽線搭橋,于2018年12月5日引進國家臨床檢驗中心~成都同昌醫學檢驗所與藏醫院合作,解決了檢驗技術的短板。

              2019年8月20日,雅江縣中藏醫院創建的基層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點成功獲得甘孜、宜賓兩地衛健委專家驗收合格授牌,在雅江縣建立了第一個基層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點,填補了甘孜州縣級醫療機構癌痛治療的空白。

              (筠連縣委組織部、縣委統戰部供稿)

              黄片1区2区一10区|2008天天干天天操|欧美午夜精品三级|欧美成一级a不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