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jxrjp"><thead id="jxrjp"></thead></nobr>

          <b id="jxrjp"></b>

          <menuitem id="jxrjp"></menuitem>
              您的位置:四川統一戰線 > 《四川日報》專版集群 > 正文
              同心四川《四川日報》月刊專版2023年4月
              http://www.obstaclesandglories.com/  (2023-04-27 12:25:27)  來源:四川統一戰線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松

               

              定義

              ●“五一口號”特指中共中央為動員全國各階層人民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光榮使命,于1948年4月30日發布的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

              意義

              ●全面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關于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重大方針、政策,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特別是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得到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播下了中國新型政黨關系、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的種子。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等一系列具有開辟中國歷史新紀元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的發生,深刻地凸顯了1948年“五一口號”的非凡歷史意義。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實踐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理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這一切都是由“五一口號”的發布所奠定的。

              今年是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75周年。1948年4月30日發布的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得到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播下了中國新型政黨關系、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的種子。

              縱觀多黨合作歷史發展脈絡,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始終不忘多黨合作初心,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斷推動多黨合作事業向前發展。四川有著光榮的多黨合作歷史傳統,是民主黨派工作大省。歷屆中共四川省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重大理論方針政策,與各民主黨派省委肝膽相照、精誠合作,支持協助各民主黨派省委加強自身建設、更好履行參政黨職能,著力推進多黨合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省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新型政黨制度效能在四川充分彰顯。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中共四川省委領導下,各民主黨派省委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四新”“三好”要求,扎實開展系列主題教育,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參政議政、履職盡責,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了積極貢獻。

               

              民革省委

              不斷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75年前,民革第一時間熱烈響應“五一口號”,主動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長期以來,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民革省委秉承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繼承民革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不斷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動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民革省委對標“四新”“三好”要求,各項工作保持著奮發向上、凝心聚力的好勢頭。在助推康養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領域積極建言資政,45篇成果獲民革中央、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10篇被民革中央作為集體提案報全國兩會,形成了參政議政特色品牌。堅持踐行“寓監督于保護之中,寓保護于監督之中”,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主動投身脫貧攻堅,各級組織投入各類幫扶資金2006萬元,引進幫扶資金4748萬元。承辦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臺灣青年大陸實習等活動,圍繞臺企營商環境等建言獻策,為臺商臺企紓困解難。

              民革省委先后開展“思想政治”“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履職能力”主題建設年活動,有力有序推動自身建設再上新臺階;在全國率先制定《四川民革黨員實職干部隊伍建設規劃》,以創建示范支部和建設黨員之家為紐帶,基層組織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嚴守紀律紅線特別是政治紀律,充分發揮內部監督作用,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進一步筑牢。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民革省委將繼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把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作為履職主線,在更加廣闊的履職舞臺上續寫多黨合作事業的新篇章。

               

              民盟省委

              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發揮特色優勢

              今年是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75周年。中國民主同盟自誕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建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的新中國。1948年1月召開的民盟一屆三中全會明確表示,要與共產黨“攜手合作”。這段歷史充分說明,民盟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民盟前輩在探求救國之道上屢遭挫折后的自覺選擇、理性選擇,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民盟省委緊扣高質量發展,7篇調研成果獲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批示,17篇建議獲得中共四川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圍繞“全面依法治國”這一國家戰略創新設立并連續舉辦四屆“民盟法治論壇”;緊扣社會民生、深化盟遂合作,支持蓬溪船山灌區工程、蘿卜園水庫、“東方氣都”等重大項目建設,盟遂合作已成為民主黨派支持地方經濟建設、與地方全方位合作的典范;涼山大學被譽為民主黨派智力支邊的一面旗幟。民盟省委緊扣自身建設“練內功、強能力”,把好盟員“發展關”,強化盟員“教育關”,加強領導班子和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關”,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筑牢長遠發展的根基。

              中共二十大和全國兩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民盟省委將以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為契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共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發揮特色優勢,積極履職盡責、獻計出力,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民建省委

              堅持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近年來,民建省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民建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使自身建設與履行職能深度融合,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參政議政展現新作為。11篇建議和報告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批示,31篇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12篇被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30余篇成果被民建中央采用作為全國政協會上的集體提案,9件集體提案被省政協評為優秀提案,形成調研報告、協商發言、提案等成果30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獲省政協一等獎。

              社會服務彰顯新擔當。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創新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工程”和“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工程”,深化“建自合作”“建阿合作”和“廣安(武勝)基地”定點合作,促成簽約項目37個,簽約資金195.27億元,協議金額1.78億元;承辦2018中國(四川)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簽約投資合作項目88個,投資金額2118.53億元;主動投身“9·5”瀘定地震救災重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中;連續26年開展“三下鄉”活動,牽頭幫扶甘孜州瀘定縣脫貧攻堅,捐資幫扶1419萬元,實施項目29個,助力瀘定縣成為甘孜州首個摘帽貧困縣。

              組織建設持續加強。四川民建現有會員12943人,經濟界會員占比78%,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占比17.9%。

              今年是“五一口號”發布75周年,民建省委將承擔新時代賦予參政黨的歷史使命,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主題,對標學習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4321工作法”,為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民進省委

              以赤誠之心畫出最大最美同心圓

              民進省委繼承和弘揚“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的優良傳統,秉承“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理念,始終與中共四川省委親密合作、團結奮斗,為推動四川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代眷顧奮楫者。近年來,民進省委8件調研成果獲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批示;16件建議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和中央統戰部??捎?向省政協提交的58件集體提案被列為省政協主席重點督辦提案4件。牽頭廣元市劍閣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助力銀溪村、峰埡村成功創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和鄉村振興示范村。立足界別優勢,民進省委務實開展社會服務,擦亮“同心·彩虹行動”品牌,開展鄉村教師培訓,受訓教師達2600余人次;創新推動教育扶貧省際合作,深化“蘇蜀”教育合作;發揮“開明畫院”資源優勢,持續開展“春聯萬家”等主題文化惠民活動;守望相助,全力參與新冠疫情防控和重大災害救助,為武漢抗疫、河南抗災、瀘定抗震募集物資、善款共計人民幣3000余萬元。

              凝聚人心夯基礎,同心向黨強自身。民進省委始終堅持與黨同心、以黨為師、自我革命,認真執行《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內監督工作條例》等制度規定,強化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始終堅持嚴格標準、為黨育人,強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四川民進現有會員8470名。會員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省級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56名,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省三八紅旗手會員11名。

              不忘合作初始心,擘畫最大同心圓。民進省委將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確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以赤誠之心畫出最大最美的同心圓。

               

              農工黨省委

              踐行多黨合作初心使命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農工黨始終同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工黨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開展“新軍事運動”,在四川組建川北農民革命自衛軍,發動群眾開展抗糧、抗租、抗丁活動,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農工黨參加人民政權和人民政協,參與社會主義改造,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農工黨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動改革發展、助力社會和諧、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工黨省委賡續“愛國、革命、奉獻”優良傳統,多渠道、多維度、多舉措助力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踐行多黨合作初心使命;始終傾黨之智建言改革發展,圍繞四川發展戰略布局;緊扣界別優勢,在健康四川和美麗四川建設、優化人口發展戰略等方面積極參政履職,7篇調研報告獲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批示,16篇獲省部級領導批示,諸多意見建議轉化為助推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政策;始終舉黨之力助力民生福祉改善,協調國家級公益機構在川落地惠民項目資金近17億元,協調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跨省開展醫療幫扶;始終聚黨之才應對重大考驗,5000余名黨員參與抗擊新冠疫情,2000余名黨員逆行一線;始終圍繞興黨之要加強自身建設,大力推進思想政治建設、領導班子建設、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履職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制度機制,自身建設邁上新臺階,多次被農工黨中央評為“優秀省級組織”。

              今年是“五一口號”發布75周年,在農工黨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農工黨省委將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一道,推動多黨合作這艘航船乘著新時代東風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致公黨省委

              致力為公跟黨走 僑海報國建新功

              1983年1月,致公黨開始在四川發展黨員。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關心支持下,經過40年的發展,全省目前共有致公黨員3402人,在11個市州建立組織。致公黨省委帶領和團結全體致公黨員,始終堅持致力為公、僑海報國的宗旨和理念,充分發揮海外聯系廣泛的優勢和智力密集的特點。

              近年來,致公黨省委先后舉辦“美麗四川·赤子情深”——川籍海外獲獎音樂家獻禮新中國70華誕大型交響音樂會、“海歸青年致敬二十大誦讀活動”等凝聚海歸青年愛黨愛國的政治共識、助力構建海外大統戰格局;創新性研發制作《中國致公黨黨史微課》和《致公先輩在辛亥黨史微課》,成為致公黨省委與信息化時代主動接軌的生動實踐;構建川渝致公黨組織主委聯席會議機制,組建川渝致公智庫,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舉辦“兩岸同根·致力為公”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四川海峽兩岸動漫音樂文化周活動,加強同臺灣同胞友好交流、服務國家和平統一大業;深入開展社會服務,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眾,近五年累計落實各類捐贈款物1.71億元,惠及10余萬群眾;不斷推動基層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優化代表人士結構,選拔386名骨干黨員組建14個專委會,551名黨員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致公黨省委將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致公黨十六大精神和“以章治黨”的工作要求,弘揚各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致力為公跟黨走、僑海報國建新功,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貢獻。

               

              九三學社省委

              為發揮多黨合作效能再建新功

              九三學社省委自1984年2月成立以來,始終發揚“愛國、民主、科學”優良傳統。1986年,九三學社省委依托社內專家同廣元市政府開展科教扶貧主題幫扶。“九廣合作”開展30余年來,成為多黨合作和“九地合作”的典范。進入新世紀,九三學社省委圍繞“九綿科技合作”及創新實驗基地建設助推綿陽科技城發展,幫助“兩彈城”掛牌“九三學社全國傳統教育基地”;與攀枝花政府開展“九攀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合作”,助推攀枝花獲評“中國釩鈦之都”等稱號。

              九三學社省委始終把參政議政作為履職第一要務。上世紀,九三學社省委提出的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等提案建議均取得較大社會影響。新時代十年來,九三學社省委充分發揮“直通車”渠道優勢,27篇建言獻策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41人次批示,62篇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79人次批示。積極爭取九三學社中央支持,九三學社省委舉辦“九三綠色發展論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研討會”等,依托??茣蛟烊珖酥羾H高科技人才主題交流平臺,為四川破解環保難題、推動低碳發展、打造西部科技中心等重大問題獻計出力。

              九三學社省委高度重視“人才強社”戰略,以發揮青年活力、促進干事創業為導向,積極把好入口關和政治關,加強內部監督制度化,實現全省17個地方組織青年工作委員會和內部監督委員會“全覆蓋”,創立了“青年九三說”“青年社員之家”“青年社員大講堂”等一系列工作品牌,培養和推薦了一大批青年人才;探索開展“科技+慈善”社會服務模式,將公益項目引入縣、鄉、村,并將科普、義診等公益活動納入志愿者服務內容。

              新征程呼喚新作為。九三學社省委將牢記初心使命,積極擔當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為積極發揮多黨合作效能踔厲奮發、再建新功。

               

              無黨派人士

              牢記初心使命 貢獻智慧力量

              四川無黨派人士牢記“與黨同心、愛國為民、精誠合作、敬業奉獻”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認真踐行“4321工作法”,扎實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職能職責,凝心匯智聚力為四川多黨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擔當奉獻。

              思想引領“聚同心”。主題教育守正,常態開展“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手前進”“學黨史 跟黨走”等主題教育,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陣地建設筑基,攜手中國紅軍第一村、郭沫若故居等打造14個黨外知識分子學習教育基地,開展“千村共建”行動融入鄉村振興實踐,拓展思政教育長效陣地;實地考察固本,累計1200余人次赴重慶多黨合作歷史陳列館等地開展思想洗禮,厚植與黨同心、愛國為民深切情懷。自身建設“育人才”。規范認定提標,主動融入統戰部門無黨派人士政治面貌規范認定工作,科學確定11000余名無黨派人士,增強身份認同、界別歸屬;掛職培訓提質,累計1200余人次參加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四川社會主義學院的培訓學習,4批次23名無黨派代表人士到全省黨外干部實踐鍛煉基地掛職豐富閱歷;崗位履職提效,248人擔任省級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34人擔任廳級領導干部。服務中心“盡人力”。精準建言資政,聚焦“碳中和碳達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提交高質量建議提案300余篇;專項民主監督,圍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實地走進自貢、阿壩等地深入調研,助力四川扛起“上游責任”;建功本職實踐,“天府追光人物”吳琳領銜的“華龍一號”核心基礎專利成為靚麗的“國家名片”,“全國最美醫生”王文濤宣戰肝包蟲病并取得突破性成績。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四川無黨派人士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各項決策部署,以務實舉措和實際行動為四川多黨合作事業添磚加瓦、貢獻智慧力量。

              黄片1区2区一10区|2008天天干天天操|欧美午夜精品三级|欧美成一级a不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