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是“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一周年。近段時間,包括京津冀、成渝、甘肅、寧夏等“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地區,一批數據中心項目或開工建設或投入運營,全國算力“一張網”正在加速形成。
當“東數西算”開啟了“算力”消費時代,成本成為一個任何產業都繞不開的話題。如何讓AI算力像電、水一樣為城市服務?“以往,只有能源、電力等核心產業才受到如此重視。”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四川大學校長助理徐玖平一直密切關注著智算中心的發展趨勢,“智算中心的產業地位愈發凸顯,智算中心的創新發展,能夠帶動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倍速增長。”
徐玖平建議,布局邊緣算力,打造“產業算法超市”,搭建生態圈、產業鏈與算力樞紐平臺、邊緣計算的“性價比通道”,打造“產業算法超市”,向企業和社會提供精準算力服務。
智能算力迎高速擴張時代
目前無法滿足超強算力的需求
根據《2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預計未來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3%。
“隨著未來Chatgpt 以及 AIGC 應用場景的擴張,必將大幅提升支撐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算力也將迎來高速擴張時代。”采訪中,徐玖平給出一組數據:“十四五”期間,在智算中心實現80%應用水平的情況下,城市/地區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長約2.9倍至3.4倍、帶動相關產業增長約36倍至42倍。”有數據顯示,算力指數平均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
這意味著,誰在“算力網”優化升級上搶先一步,誰就能占領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具體到應用中,徐玖平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多元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徐玖平說,比如自動駕駛、生物醫藥、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不同場景,需要用到的AI芯片不同。那么,如何適配不同的AI芯片,轉化為相應算力,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焦點問題。同時,人工智能對海量數據、復雜大模型和超強算力的需求,就不僅僅需要提升算力,還要求AI要素之間要流動、共享、甚至有機融合,提供AI數據庫、AI模型和開放平臺等多種產品服務。
徐玖平認為,已有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造價龐大,“大型算力樞紐的使用價格很高,短時間內還很難降低,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使用成本較高。”然而,智算中心在賦能人工智能產業中,由于概念認知尚不清晰,建設標準尚不統一等問題,導致了面向各區市縣產業功能園區的邊緣數據中心布局不足,無法賦能包括人工智能先導區的產業創新應用。
打造“產業算法超市”
讓用戶享受普惠智算服務
去年11月,阿里云西部云計算中心項目正式啟動;今年初,成都智算中心又有多個重磅項目簽約,其中就包括了AI數字員工產業聯合創新體等……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實施以來,成都作為國家八大算力和通信樞紐節點之一,可謂動作頻頻。
在徐玖平看來,算力作為支撐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的新動能,“全社會對算力提升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需要對算力中心進行科學規劃、優化配置。”對于大型算力中心難以滿足算力要求的局面,徐玖平認為,要布局邊緣算力中心,有效接續大型算力供給保障,“邊緣算力分中心,既有差異性又有確定性,也可以靈活配置,可帶動千億投資,助力智能科技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四川已經在建設數據中心道路上走出一步:除了成都東部新區布局邊緣計算產業集聚區之外,綿陽市、德陽市、雅安市、宜賓市、達州市等地也都陸續布局了一批城市內部數據中心。
徐玖平認為,可以引導各類資本、金融機構、有經驗的企業參與投資,優化網絡化發展戰略,搭建生態圈、產業鏈與算力樞紐平臺、邊緣計算的“性價比通道”,打造“產業算法超市”,向企業和社會提供精準算力服務,由此,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生態系統。
為了讓更多用戶享受到普適低價的智能計算服務,徐玖平建議,智算中心要從單純提供算力支持,向提供“算力+算法+數據”服務轉移,通過提供預置行業算法等,提供更多專業化數據和算法服務,推進算法基建化,降低初創企業研發成本,讓AI算力像水、電一樣成為城市的公共資源,充分發揮算力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如何持續降低人工智能產業的門檻,加快AI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創建?他建議,要改變過去那種過度專業化、高門檻,向泛在化、易用性轉變,通過可視化界面賦能產業用戶,“這樣一來,產業用戶就不需要過多去關注算法、算力、模型本身的繁瑣技術細節,從而專注創新應用,釋放智能場景的邏輯布局生產力。”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九三學社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