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綿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省內對口幫扶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技術、資源、渠道等優勢,全力以赴推進對口幫扶阿壩州紅原縣、壤塘縣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開發特色資源,建設輸血到造血產業基礎。合作建成綿壤現代農業產業園、綿紅綠色產業園等產業基地,引導鐵騎力士等10家在綿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指導、產銷對接等,扶持成立更攀農牧民專業合作聯合總社等產業上下游主體,建立耗牛、蔬菜等當地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造血式”全產業鏈,年總產值超2.5億元,5000余名當地農牧民實現居家就業。
二是強化技術幫扶,推動產品到品牌轉型升級。合作推進耗牛乳制品、高原香蔥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化,組織西南科技大學、綿陽農科院等開展技術指導,推廣應用耗牛標準化養殖、高原蔬菜種植技術等,規范制定20余項產品技術標準,成功打造“三品一標”農產品17個,其中紅原耗牛奶被評為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
三是互聯產銷渠道,暢通地頭到灶頭直達網絡。協助建立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網點40個,開設金通小黃車、綿陽幫扶運送專車等運輸渠道,快速運輸銷售農特產品。在綿設立“壤巴拉”土特產專賣店、紅原農特產品展館,邀請紅原、壤塘企業參加中國(綿陽)科技城“三推”品牌活動等對外推介活動,成功與蘇州等多地企業簽訂購銷協議,結合蓉歐班列等對外渠道,推動紅原耗牛奶粉等農特產品銷售。今年以來,實現農產品銷售1億元以上。